用离子选择电极研究生物液体之血清离子化钙的意义
(摘自英译版《离子选择性电极》)
以后的介绍有很多涉及血清中的电极测量,这就理所当然要问:为什么我们特别注意血清中的离子化钙?从图1(省略)所示模式,我认为回答是显而易见的,根据这一模式,血清中钙离子Ca2+(经过肠液钙离子Ca2+)和骨及软骨的内表面钙是处于相互动力作用状态。甲状旁腺激素(其机制还不*了解)有骨吸收的作用,将Ca释放到细胞间隙中。二降钙素具有相反的作用。钙从肠的吸收受饮食的影响,并为维生素D(丁)和甲状旁腺素两者所促进。钙的排泄通过泌尿和排粪两条途径。甲状旁腺素降低肾小管对磷酸盐的再吸收,尽管加强了邻近肾管对钙的再吸收,仍导致钙和磷酸盐两者的排泄的增加。
zui后,血清中的钙离子Ca2+和血清蛋白质以及血清中各种阴离子配位体呈相互动力作用状态(平衡)。1911年,Rona和Takahashi 从透析实验发现,血清钙总量代表扩散部分和非扩散部分。许多研究工作随后证明正常血清中钙有三个不同部分:
(1)非扩散性的(朊缀)钙,CaProt, 其量取决于pH和温度,约相当总量的30-35%;
(2)可扩散的,非离子化钙(络合物和螯合物)。CaR,约占总量的5-10%;
(3)离子化钙,(Ca2+)。
正常人体中,血清钙离子和总钙浓度维持在较小变化限度内(约±10%)。是否浓度基本上受甲状旁腺素对肾和骨的作用的影响,现在是有争议的题目。总之,从图1显而易见,血清中钙离子在钙代谢全图中起着核心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