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钙镁离子监测仪规范化操作要点解析

钙镁离子监测仪规范化操作要点解析

更新时间:2025-09-02  |  点击率:179
  钙镁离子监测仪作为水质硬度检测的核心设备,其操作规范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仪器使用寿命。以下从安装调试、样品处理、测量流程到维护保养四大环节,系统阐述关键使用细节。
  一、安装调试与初始设置
  1. 环境适配
  选择干燥通风环境,避免阳光直射及强磁场干扰;
  电源电压需稳定在仪器标注范围(±5%),建议配备不间断电源(UPS);
  开机需预热30分钟,使光学元件达到热稳定状态。
  2. 试剂配置
  严格按说明书配制显色剂,注意避光保存且现用现配;
  标准溶液应选用国家计量认证的基准物质,梯度稀释后密封冷藏。
  3. 管路气密性检查
  连接进样管与废液管后,执行空载运行测试,观察泵压是否稳定,各接口无可见气泡泄漏。
  二、样品预处理与进样规范
  1. 过滤澄清
  水样需经0.45μm滤膜过滤,去除悬浮颗粒物,防止堵塞比色池;
  高浊度样品可先离心处理,避免杂质干扰显色反应。
  2. pH调节
  通过缓冲溶液将样品pH控制在指定范围(通常为8-10),偏离时需添加酸碱调节剂;
  记录pH修正值,用于后续数据补偿计算。
  3. 进样量控制
  采用定量环进样时,需确保样品充满环体,避免气泡残留;
  手动进样应保持匀速推注,防止流速突变导致基线漂移。
  三、测量操作与质控要点
  1. 校准曲线验证
  日检测前先用标准液绘制校准曲线,相关系数R²应≥0.999;
  若某浓度点偏差>±5%,需重新标定并查找原因(如灯源衰减、流通池污染)。
  2. 空白扣除
  每次测量前注入去离子水作为空白,自动扣除背景吸光度;
  频繁更换试剂批号时,需重新测定空白值。
  3. 读数时机把控
  显色反应完成后等待60秒再读数,确保络合物稳定;
  连续测量时应间隔清洗周期,防止交叉污染。
  四、日常维护与故障预防
  1. 流路维护
  每日实验结束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流路10分钟,每周用专用清洗液反向冲洗;
  每月拆解流通池,检查石英窗片是否有划痕或沉积物。
  2. 光源保养
  氘灯/钨灯使用寿命约2000小时,亮度低于初始值70%时需更换;
  光学镜片每月用擦镜纸蘸乙醇单向擦拭,禁止干擦。
  3. 耗材管理
  蠕动泵管出现硬化或裂纹立即更换,推荐每季度预防性更换;
  密封圈老化会导致漏液,发现O型圈变形应及时替换。
 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操作规范,可显著提升钙镁离子监测仪的数据精度与设备可靠性。建议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(SOP),并定期进行性能验证,确保仪器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。

TEL:15821255634

扫码添加微信